手足口病
难以面对的疾病
手足口病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这类疾病以能诱发皮肤性的疾病而著称,至于为什么说它令人难以直视,主要还是由于他能引起可恐的皮肤疾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手足口病的概述
何为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症状
患儿最初会感到乏力、喉咙痛,或者发热(38°C~39°C)。一两天后,口腔、手、足或臀部可能会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有些孩子在出现疱疹前会出现皮疹,疱疹可能会破裂并结痂。1~2周左右,斑丘疹和疱疹通常会消失。还有些孩子可能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有些家长会从孩子身上感染手足口病,但可能自己意识不到。
01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內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人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意。
02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留有后遗症。这种严重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型(EV71)感染引起。
手足口病的日常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在家采取护理措施,例如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等;也可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但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注意用药安全。在疾病的最初一周内,儿童最有可能传播疾病,应注意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给其他人。平时应提醒家人勤洗手,注意卫生。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恢复健康后,注意不要让孩子与其他手足口病儿童分享玩具或亲密接触,以防再次感染。
家长如何预防儿童感染手足口病?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如果儿童已经感染手足口病,应当避免在短时间内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这样不利于病情恢复,并可能引起疾病传播和反复感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腾讯医典--《手足口病的概述》
参考文献—腾讯医典--《手足口病的症状》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手足口病》
文字:胡庆宏
排版:李芷彤
责编:夏紫薇朱轩逸
审核:宋事如李馨
/
关
注
我
们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rq/1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