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防控在先晓古街幼儿园夏季传染

温馨提醒

立夏已至,万木葱茏,枝繁叶茂。同时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夏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

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幼儿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夏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哪些?

1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热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肤症状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丘疹,3~5天后,水疱渐渐干裂,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才脱落。

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4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相似,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或虫媒传播。患病儿童需要在家隔离治疗一周。

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键盘,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洗澡、游泳,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急性结膜炎时,眼白通常会变成红色或粉红色。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红眼病,因为眼白中的血管肿胀到足以使眼睛呈现粉红色。

6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7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

8

疫情防控不放松

疫情防控,从我做起。进入夏季,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也开始蠢蠢欲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仍在继续。常态化疫情防控还需大家的坚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

01

安全出行,错峰接送。

02

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好健康监测。

03

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rq/12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