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寄生虫病防治大全及初生羔羊死亡的主要原

羊的寄生虫病多呈慢性经过,由单纯的寄生虫病引起的死亡率不高,很容易被忽视,一旦诱发其他疾病即可造成羊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一、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内而引起的。该病可导致感染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消瘦以及眼睑、下颌、胸前、腹下水肿。防治措施:①定期驱虫,每年进行驱虫1~2次。②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灭虫卵。③消灭该病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④预防和治疗时,可用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二、消化道线虫病羊的消化道内常见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首线虫等,它们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和消化机能障碍,导致病羊消瘦、贫血,严重者可死亡。防治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饮水卫生,每年驱虫2次,粪便发酵处理。②治疗可用敌百虫、抗蠕敏、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三、羊螨病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该病的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羊的死亡。防治措施:①每年定期用双甲脒药浴,每升双甲脒乳油(含双甲脒12.5%)加水~L。②按0.2mg/(kg·bw)的剂量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按0.3mg/(kg·bw)的剂量口服阿维菌素和按0.2mg/(kg·bw)的剂量口服伊维菌素。③对病羊可用5%敌百虫涂擦患部,每次用药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的1/3。四、羊毛虱病毛虱侵袭羊体后,造成皮肤局部损伤、水肿、皮肤肥厚,甚至还可进一步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化脓、肿胀和发炎等。当幼虱大量侵袭羊体后,可形成恶性贫血。同时,毛虱可传播炭疽芽胞杆菌、立克次氏体等多种病原体。防治措施:①消灭畜体上的毛虱:a.人工捕捉,在羊只饲养量少、人力充足的条件下,要经常检查羊的体表,发现毛虱时应立即将其杀死。b.粉剂涂擦,可用3%马拉硫磷、2%害虫敌、5%西维因等粉剂涂擦羊的体表,在毛虱病的流行季节,每隔7~10d处理一次,羊的用量一般为30g/只。c.药液喷涂,可使用1%马拉硫磷、0.2%辛硫磷、0.2%杀螟松、0.25%倍硫磷、0.2%害虫敌等乳剂喷涂畜体,用量为mL/(只·次),每隔3周处理一次。d.药浴,可选用0.05%双甲脒、0.1%马拉硫磷、0.1%辛硫磷、0.05%毒死虱、0.05%地亚农、1%西维因、0.%溴氰菊酯、0.%氟苯醚菊酯、0.%氯氰菊酯等乳剂,对羊进行药浴。此外,也可用阿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0.2mg/(kg·bw)。②消灭羊舍内的虱,有些虱在圈舍的地面、饲槽等缝隙中生存,可选用上述药物喷洒或粉刷后,再用水泥、石灰或黄泥堵塞缝隙。五、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病羊表现为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发生死亡。羊鼻蝇幼虫进入羊的鼻腔、额窦及颌窦后,在其移行过程中,由于口前钩和体表小刺损伤黏膜引起鼻炎,表现为患羊流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黏液性和脓性,有时混有血液;当大量鼻液干涸在鼻孔周围形成硬痂时,可导致患病羊呼吸困难。病羊表现不安、打喷嚏、时常摇头、摩鼻、眼睑浮肿、流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症状可因幼虫的发育期不同而持续数月。通常感染不久呈急性表现,以后逐渐好转,到幼虫寄生的末期,疾病症状加剧。此外,当个别幼虫进入颅腔损伤了脑膜或因鼻窦发炎而波及脑膜时,可引起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旋转运动、头弯向一侧或发生麻痹;最后病羊食欲废绝,因极度衰竭而死亡。防治措施:可用精制敌百虫与敌敌畏进行治疗。①精制敌百虫。口服:剂量为0.12g/(kg·bw),配制成2%溶液灌服。肌肉注射时,取精制敌百虫60g、95%酒精31mL,在瓷容器内加热后,加入31mL蒸馏水,再加热至60~65℃,待药完全溶解后,加水至总量mL,经药棉过滤后即可注射;根据羊的体重不同剂量也不同:10~20kg体重用0.5mL,20~30kg体重用1.0mL,30~40kg体重用1.5mL,40~50kg体重用2.0mL,50kg以上体重用2.5mL。②敌敌畏。口服:剂量为5mg/(kg·bw),每日1次,连用2d。烟雾法:常用于大面积防治,按室内空间每立方米用80%敌敌畏0.5~1.0mL,吸雾时间应根据小群羊安全试验和驱虫效果而定,一般不超过1h。气雾法:该法也适合大群羊的防治,可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或气雾枪使药液雾化,药液的用量及吸雾时间同烟雾法。涂擦方法:用1%敌敌畏软膏,在成蝇飞翔季节涂擦良种羊的鼻孔周围,每隔5d涂擦1次,可杀死雌蝇产下的幼虫。六、血吸虫病病羊表现为腹泻和下痢,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日渐消瘦,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可导致母羊的不孕或流产。防治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定期驱虫,及时治疗病羊,在发病区域做好粪便管理和用水安全等。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硝硫氰胺,按4mg/(kg·bw)的剂量,配成2%~3%的水悬液,颈静脉注射;吡喹酮,按30~50mg/(kg·bw),一次性口服;敌百虫,绵羊按70~mg/(kg·bw)的剂量,山羊按50~70mg/(kg·bw)的剂量,灌服;六氯对二甲苯,按~mg/(kg·bw)的剂量,灌服。七、绦虫病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病情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的病羊出现痉挛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成团的虫体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发生肠破裂。发病末期,羊常因衰弱而卧地不起,多将头转向后方,有咀嚼运动,口周围有许多泡沫,最后死亡。防治措施:①采用圈养的饲养方式,以免羊吞食含有虫卵的草而感染绦虫病;不要在潮湿地放牧,尽可能少在清晨、黄昏和雨天放牧,以避免感染病菌;驱虫后的羊粪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经过驱虫的羊群,不要到原地放牧,要及时地转移到安全牧场,可有效地预防绦虫病的发生;要做到定期驱虫。②治疗时,可选用下列药物:丙硫咪唑咪唑,按10~16mg/(kg·bw),一次内服;硫双二氯酚(别丁),按50~70mg/(kg·bw),一次灌服;吡喹酮,按5~10mg/(kg·bw),一次内服;甲苯咪唑,按20mg/(kg·bw),一次内服。八、羊肺线虫病感染该病后,首先个别羊发生干咳,继而成群羊咳嗽,运动时和夜间咳嗽更为明显,且呼吸声亦明显粗重。在频繁而痛苦的咳嗽中,常咳出含有成虫、幼虫及虫卵的黏液团块,咳嗽时伴发啰音和呼吸促迫,鼻孔中排出黏稠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鼻痂,从而使呼吸更加困难。病羊常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防治措施:该病流行区内,每年应对羊群进行1~2次普遍驱虫,并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驱虫治疗期应收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羔羊与成年羊应分群放牧,并饮用流动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轮牧,避免在低湿沼泽地区牧羊。冬季应适当补饲,补饲期间,每隔1d可在饲料中加入硫化二苯胺,按成年羊1.0g、羔羊0.5g剂量,让羊自由采食,能大大减少病原的感染。九、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和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区。防治措施:①防止犬等肉食兽吃到带有多头蚴的脑、脊髓;对患畜的脑和脊髓应烧毁或深埋;对护羊犬应进行定期驱虫;注意消灭野犬、狼、豺、狐等终末宿主,以防病原进一步散布。②该病可实施手术摘除寄生在脑髓表层的虫体,即在多头蚴充分发育后,根据囊体所在的部位施行外科手术,术部开口后,先用注射器吸去囊中液体,使囊体缩小,然后完整地摘除虫体。药物治疗可用吡喹酮,病羊按50mg/(kg·bw)的剂量,连用5d;或按70mg/(kg·bw)的剂量,连用3天。初生羔羊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现在市场上羊的价格还是算高的,但是市场需求量却只增不减,所以养羊的人也是逐渐增多了,但是养殖户也会发现这么个问题,羔羊死亡率是比较高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有什么应对措施?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其中的三大原因与相应的一些措施吧!1、母羊泌乳不足

羔羊出生后不能及时吃到充足的乳汁,那么就会影响羔羊的体质及健康,进而让羔羊出现大量伤亡,这一情况主要与母羊泌乳不足有关,而母羊泌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所摄入营养或饮水不足,二是母羊患有乳房炎影响泌乳。应对措施:母羊产后无奶应检查是否患有乳房炎及乳头是否通畅,要都正常的情况下能给母羊喂一些豆饼汤(豆饼或豆粕克用0毫升开水冲泡),同时适当增加青草、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喂量,必要时就到中药店买一些通乳的中药煎水给母羊饮用。对于母羊乳房炎则要以预防为主,母羊产后必须维持羊舍干净,定期采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清洗与用碘伏对乳头部位消毒,母羊一旦患乳房炎必须得隔离羔羊(羔羊可让其他母羊代乳或喂人工乳),并采用林可霉素、鱼腥草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好些后再对羔羊进行哺乳。2、母羊营养不良

羔羊初生体重的80%以上都是在母羊妊娠中后期获得,若母羊妊娠中后期摄入营养不能满足自身消耗及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出羔羊体质便会比较弱,而且营养不良亦会影响母羊产后泌乳能力,单羔勉强够吃,双羔或多羔其中较弱的羔羊便容易出现死亡。应对措施:母羊进入妊娠中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营养供给,第一需要增加精饲料喂量,日粮中精饲料占比应在15%以上,对于高产母羊日粮中精饲料占比应在20%以上;第二需要注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可通过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喂量和在日粮中添加预混料等添加剂补充这类营养物质;第三需要增加母羊运动量和光照时间。3、羔羊软瘫症

近年羔羊软瘫已经成为养羊业的高发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山羊羔,膘情越好的羔羊越容易发病,患病羔羊突然发病,躺地上不起来,浑身无力,不能哺乳,消化不良,胃内有未消化的奶块,目前羔羊软瘫症尚未找到准确的发病原因,但实践表明其多与母羊饲养管理不良有关。应对措施:母羊进入妊娠中后期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运动与青绿多汁饲料喂量,让母羊与羔羊能有好体质。羔羊产后一定注意保温工作,母羊乳汁过于浓稠时可适当降低饲料营养水平,不过得保证青绿多汁饲料的摄入。羔羊只要出现软瘫症状后,可肌内注射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毫升,口服胃蛋白酶片5~10片,每天2次,用药3~5天后羔羊多能得到好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rq/12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