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

乙脑病毒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呈球状,核酸为单链RNA,外层具包膜,包膜表面有血凝素。低温条件下,能自下而上较长时间,在动物、鸡胚及组织培养细胞中均能增殖。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当人受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而引起炎症。

疫情防控

  今年7月以来,我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报告病例显著上升,集中在平凉、天水、庆阳、陇南等地。截止8月27日全省共报告例、死亡19例,病死率11.8%。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乙脑疫情科学防控并全力救治乙脑患者。7月份以来我县报告发病人数较往年同期呈大幅度升高趋势,防控形势严峻。8月3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疫情防控视频会议,要求各县(区)积极行动,开展灭蚊防蚊活动、切断乙脑传播途径。9月1日省市疾控中心领导、专家赴我县指导防治工作。为了落实好各级领导批示要求和全市乙脑防控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县乙脑疫情防控工作。

症状表现?

  乙脑的症状: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瘫痪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防治措施?

  1.灭蚊防蚊: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目前天津市接种的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乙脑减毒活疫苗,是政府采购用于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免疫程序为8月龄、2岁、6岁各接种1针。另一种是乙脑灭活疫苗,是需要家长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免疫程序为8月龄基础免疫2针,初免后第7天注射第2针,2周岁和6周岁分别加强1针。

  3.加强个人防护: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4.及时治疗: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z/12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