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EV71疫苗有必要打么

手足口病

预防知识你知道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此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传播途径

Routeoftransmission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疫苗

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EV71疫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是目前全球唯一上市可用的疫苗。针对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一)疫苗效果如何?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二)疫苗是否安全?

说到疫苗,大家最关心的一个是效果,另一个就是安全了。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局部红、肿胀、硬结、疼痛等,以轻度为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三)哪些人需要接种EV71疫苗?

EV71疫苗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如果孩子以前得过手足口病且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无病原学诊断结果,可以接种EV71疫苗。

(四)接种EV71疫苗后还可能得手足口病吗?

孩子接种EV71疫苗后,再得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几率很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

(五)目前EV71疫苗免费接种吗?

现阶段该疫苗尚属第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当地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可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建议大家具体咨询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六)EV71疫苗接种程序是怎样的?

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具体可咨询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战丨痘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预防措施

PreventiveMeasures

1

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3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4

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5

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6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致家长一封信

各位家长:

你们好!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今年以来,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及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鉴于目前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有效防控手足口疾病的流行与爆发,我园全面启动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并采取了各项教育、宣传、消毒方式进行防控。今天下午召开的全区托幼机构预防手足口病会议的通报:柳州市目前有11例手足口病病例。孩子年龄小、抵抗能力较弱,为了杜绝手足口病在我园爆发和蔓延,更好预防手足口病,希望各位家长协助我园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

1.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为5岁以下儿童高发;请家长每天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发热,食欲不振,咽痛起病,手足掌及口腔内有无红色皮疹;

2.早晨来园主动接受保健医生及班级老师晨检工作,发现疑似情况医院进行确诊,如已确诊病例则遵医嘱在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治疗期间请不要带孩子来园或到公共场所,避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同时及时告知本班老师,以便我园做好消毒工作;

3.督促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澡换衣,公共场所处不乱摸各类物品,避免感染;

4.手足口病无交叉免疫性,患病过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

5.做好“15字”预防措施: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勤消毒;

6.共同努力,减少孩子发病,为孩子创造健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主编丨曹敏婕陈宁宁

责任编辑丨谭楚馨

编辑丨马筱晴

作者丨医务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lbdf/12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