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zhuedu.net/bdffz/bdfbj/1661.html
发热
发热——是指人体口腔温度≥37.5℃,或肛温≥38℃,或1天中体温波动超过1.0℃。小儿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正常体温范围肛温≤37.5℃,口温≤37.2℃,腋温≤37.0℃。以肛温为标准,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5℃),中度发热(38.6~39.5℃),高热(39.6~40.5℃),超高热(〉40.5℃)。发热的类型有稽留热(每日温差≤1℃)、弛张热(38~40℃,每日温差≥2℃)、间歇热(相隔数日再发热)和不规则热,以及长期发热(发热时间超过2周)。
1.外感发热,由于小儿形体稚弱,抗邪能力较差,加之冷热不知调节,家长护理不当,易为风寒外邪所侵,邪气侵袭体表,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
2.阴虚内热:小儿体质素弱,先天不足,或后天营养失调,或久病伤阴而致肺肾不足,阴液亏损引起发热。
3.肺胃实热:多由于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造成肺胃壅实,郁而化热。
4.气虚发热:由于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
1.分类: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性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2.鉴别:
夏天发热还可以与其他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如化腋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基至乙型脑炎等有关。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仔细检查并不难诊断。
1.外感发热:偏于风寒者可见发热,恶风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鲜红偏于风热者可见发热,微汗出,口干,鼻流黄涕,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2.阴虚发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神疲,盗汗,食纳减少,舌红苔剥,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紫。
3.肺胃实热: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而引饮,舌红苔燥,脉数有力,指纹深紫。
4.气虚发热:劳累后发热,低热,语声低微,懒言乏力,动则自汗,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或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指纹色淡。
1.外感发热
(1)治法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2)处方:推攒竹、推坎官、揉太阳各30次,清天河水次。风寒者加推三关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掐风池5次;风热者加推脊次。
(3)方义:清天河水宣肺清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掐风池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以清热解表。
(4)加减:若兼咳嗽,痰鸣气急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隆、运内八卦;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推天柱骨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宁,惊惕不安者加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2.阴虚内热
(1)治法:滋阴清热。
(2)处方:补脾经、补肺经、揉上马各次,清天河水次,推涌泉次,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各次。
(3)方义:补肺经、揉上马滋肾养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运内劳宫以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增进饮食推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
(4)加减:烦躁不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3.肺胃实热
(1)治法:清泄里热,理气消食。
(2)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各次,揉板门50次,运内八卦次,清天河水次,退六腑次,揉天枢次。
(3)方义:清肺经、清胃经清肺胃两经实热,配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结滞以通便泻火;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理气消食。
4.气虚发热
(1)治法:健脾益气,佐以清热。
(2)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揉肺俞各次,清天河水、清大肠各次。
(3)方义: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揉肺俞以健脾益气;清天河水、清大肠以清热。
(4)加减:若腹胀、纳呆者,加运板门、分推腹阴阳、摩中脘;若大便稀溏,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加逆时针摩腹、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若恶心呕吐,加推天柱骨、推中脘、横纹推向板门、揉右端正。
1.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为小儿添加过多衣被,以既不受凉又能保持皮肤干爽为宜。
(2)居室空气要流通。即便室内有空调或供暖,也不宜紧闭门窗。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清亮。
(4)注意营养。不宜偏食挑食,可多吃水果,尤其是西瓜,既能补充水分
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2.饮食护理
饮食的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有营养、少量多次地增加饮水,避免强求小儿饮食过量而导致小儿胃肠负担加重。发热时小儿体内各种营养的消耗均增加,发热又使消化液产生减少,再加上小儿的胃肠功能本身就薄弱,导致小儿的胃肠功能降低。所以,发热的小儿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病程长、持续高热的孩子更应注意补充营养,因此,在每次热退后,精神、食欲好转时应及时给孩子加餐。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尽可能忌食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
儿推店都在用的
▼-还可以看-▼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程
:《中医诊断学》全套课程
:《中医儿科学》全套课程
:《本草传奇故事》全集!(图文并茂,收藏版)
纪录片推荐:基础解剖学(教学视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合作/交流/投稿/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