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18/9076403.html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是AIDS,艾滋病实际上是AIDS的一个音译,是一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害非常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艾滋病病毒也叫HIV病毒引起的。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主要是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具体的讲就是攻击人体的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会在这种淋巴细胞里面复制扩增,导致这种细胞被破坏。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形成严重的免疫缺陷,所以就称为免疫缺陷综合征。
因为不是先天所导致的免疫缺陷,而是后天感染病毒所引起,所以就称为获得性的免疫缺陷综合征,这就是艾滋病的全称,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由来。
在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下身体的免疫力会严重的极度的下降,就会出现很多机会性的感染,比如带状疱疹,口腔的真菌感染,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还有一些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疾病。
后期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以及全身的营养消耗,出现恶病质的体征等,最后通常是因为全身衰竭而死亡。
艾滋病逐渐呈“两头翘”趋势?
尽管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增艾滋病感染者的情况成两头翘趋势,所谓“两头”就是指学生和老年人。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截至年底,我国共有.3万艾滋病毒感染者,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新发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诊断延误、主要人群的艾滋病毒风险继续上升。
大约每年例左右的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而在这些被艾滋病感染的青年学生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比例约为32:1。
中国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也正在升高。中国疾控艾防中心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男性HIV阳性新发病例比例由年的7.41%上升到年的18.21%,其中大部分通过接触感染。
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同时也应该引起反思,现在是一个网络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老年人也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再加上两者对艾滋病不够了解,缺少预防疾病的知识,所以才让艾滋病病毒趁虚而入。
提醒:预防艾滋病,3件事尽量少做
1.别和他人共用个人用品
防治艾滋病出现不能和他人共用个人用具,很多生活用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让疾病传播,特别是较为常见的刮毛刀,剃须刀,剃除体表毛发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皮肤,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
如果短时间内其他人也同时使用,不小心刮伤皮肤,同样有感染的隐患,除此之外,牙刷也不能和他人共用,否则在双方都牙龈明显出血的情况下也会让疾病有机可乘。
2.非正规机构不献血
远离艾滋病需要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非正规献血机构不献血、采血有助于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总是盲目地去不正规的机构抽血、献血,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不使用血液产品,可能会因血液污染而发生艾滋病。
3.不要滥交
想要预防艾滋病,一定要做到洁身自好,千万不要滥交,有些人同时拥有多个伴侣,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发生潜在的危险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不小心发生了高危行为,应该怎么办?
艾滋病如果出现高危行为,应该尽早应用阻断药物,原则上不能超过72小时,实际上应用的越早越好。
目前阻断药物在各大城市的疾控中心,以及专门治疗艾滋病的医疗机构都有出售,常用的阻断药物有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多替拉韦等。
阻断药物应该连续应用28天,阻断药物会有一定的副反应,常见的副反应有皮疹或者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果不严重,不需要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