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不佳被爆解散,一汽马自达将何去何从

前几天网上开始流传,一汽集团、马自达、长安汽车三方正在展开谈判,商谈关于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并入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的事项。尽管官方又以“暂不知情”予以否认,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汽马自达很有可能成为历史。其实早在年一汽马自达就已经被爆出要解散,去年12月24日,一张关于一汽马自达明年6月份解散,阿特兹永久停产的文字截图也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再到前不久爆出的这则消息,这不禁会让人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被解散”的总是它?这就要从马自达与中国车市的那些往事说起了。马自达进入中国车市的旅程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年诞生的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并没有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导致马自达一开始的销售网络只局限于海南省内。这种情况到了年,一汽集团整合了海南汽车厂,才让马自达拿到了中国车市的通行卡。随后马自达和一汽集团、一汽轿车合资成立销售公司一汽马自达。于是重点来了,一汽马自达的本质只是一家销售公司。不同于长安马自达有整车生产资质,一汽马自达的生产完全由一汽代工,日本马自达由于不参与产品生生产,导致日本方面仅能在销售环节享受40%的利润。这项合作的初期由于一代神车老马6的热销,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同时也为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但随着时间的缺乏,尤其是在一汽集团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以及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阴差阳错的成立后,一汽马自达在马自达和一汽集团的整体战略中越来越尴尬了。对于如今的一汽集团,一汽马自达早已“鸡肋”。如今早已不是那个“一个一汽马自达养活了一汽轿车一万多员工”的年代了,特别是在一汽掌门人徐留平举全集团之力振兴红旗品牌的指导思想下,销量不断下滑的一汽马自达对于整个集团的价值有限。而对比起一汽集团红旗品牌却在年迎来了成功复兴,年销20万辆的傲人成绩,也让一汽有了放弃马自达的资本。在放弃马自达后,一汽轿车反而可以将更多的产能转移到红旗,这对于红旗品牌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对于日本马自达而言,则是无力负担一汽马自达。首先双车企战略就很不适合产品线狭窄的马自达,总所周知马自达在车型研发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小而精”偏好。那么按长安马自达主要负责A0和A级车,一汽马自达负责B级车和MPV的产品供应方针,天平势必会倒向长安马自达。试试证明,马自达3、CX-5、CX-8、CX-30都放在了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有且只有阿特兹和CX-4。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未来中国小型车市场很有可能成为了纯电动车型的天下,马自达想要在中国继续生存下去,在产品和结构上都必须要做出调整,而不管怎么调整,双渠道都是浪费。如果可以将双渠道合并,长安马自达将拥有完整的产品矩阵,在销量和品牌结构上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提升工厂产能的同时保证马自达品牌在未来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也是在情理之中。可以说站在企业的层面,合并后的马自达可以让日本马自达、一汽、长安能够各取所需,但能否让马自达在中国车市就此翻身,我想没那么容易。目前,马自达在调动有限的研发资源,专注研发一款全新大型车架构及其配套的新动力系统,预计将于年3月前后亮相,或许那才是马自达想要的逆袭时刻。不可否认,凭借马6非凡的操控性能让马自达在国内有一群忠实拥趸,但营销上马自达这么多年了依旧不懂中国市场,也没有对自身品牌有清醒的认识。在铃木、雷诺等跨国车企相继退出中国市场后,留给马自达的时间也不多了。继续“两个马自达”绝对是对产能、研发资源、全品牌营销的严重浪费。但即使合并两家,真正完成整合,后续涉及到的利益交织一时半会也处理不完,只不过现在马自达能打的牌也不多了。相比起“双马”利益纠葛的内忧,产品迭代缓慢、质量堪忧、选择性减配、经销商盈利难这些外患才是马自达真正需要解决的。中国市场留给马自达的时间窗口算得上多,但一次次错过的马自达能否熬过这次大变革,犹未可知。但无论怎样,滚爷依旧希望魂动红能传承下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bdfnzym/12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