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为了避免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下面给家长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小知识。
1、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EB病毒多见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疱疹性咽峡炎
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体征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要点
如何预防:
1、高发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孩子接触。
2、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洗手,保证洗手的质量,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勤洗头、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注意室内外的卫生,居室要按时开窗,保持良好通风。
4、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5、重视孩子的作息时间和饮食结构,避免造成孩子过度疲劳或消化系统的不适,导致免疫力下降。
温馨提示: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传染病,请家长一定在第一时间通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便于幼儿园采取防控工作。同时患儿需要居家隔离14天,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方能回园。
赞赏
长按复方氨肽口服液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z/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