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门诊每天都会有因抽搐前来就诊的患儿,大部分抽搐为热性惊厥,有的孩子经常出现发热抽搐,家长慢慢就没有那么重视了。医生提醒,小儿抽搐可能隐藏着其他疾病,家长需要特别警惕。
1岁的小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平时身体也是棒棒的,可从上月初小明开始出现不明原因抽搐。起初家长以为是热性惊厥,但抽搐次数越来越频繁,细心的爸妈留意计算了一下,仅半个月就有十余次,这可把家里人吓坏了,急忙送到我院儿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小明患的是免疫性脑炎,通过近1个月的治疗,小明每日平均抽搐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什么是免疫性脑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神经专科专家刘志刚主任医师介绍,免疫性脑炎是由作用于神经元蛋白并影响神经递质传递及兴奋性的自身免疫性抗体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抗NMDA受体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在儿科临床上以抗NMDA受体脑炎相对常见。
市妇幼保健院第一例抗NMDA受体脑炎小明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第一例抗NMDA受体脑炎。起病早期,小明只有发热、呕吐、腹泻的表现,接而出现抽搐,发作次数由稀疏逐渐变为频繁,随后精神异常兴奋,不自主运动越来越多,并且有意识障碍等异常精神症状。
抗NMDA受体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刘志刚主任介绍,儿童抗NMDA受体脑炎的性别差异与成人一致,女孩比男孩多发。部分病例有前驱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等。此后疾病临床进程和转归常呈阶段性。第1阶段为起病后10~20天,前驱感染后半个月左右患儿出现精神、行为障碍,如焦虑、异常行为、妄想、幻想、记忆障碍、惊厥发作,并出现失眠。之后进入疾病第2阶段,患儿逐渐出现意识障碍、面部、肢体或躯体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运动障碍是该病最具特征性的症状,表现多样,常常表现为口面部、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少数患儿表现为运动减少。
“抗NMDA受体抗体主要在蛛网膜下腔合成,患儿血和脑脊液中均可检测到抗NMDA受体抗体,建议有反复抽搐发作的患儿尽可能配合医生完善脑脊液检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
“一日病房”长程脑电图监控可做鉴别目前小明的病情逐渐好转,刘志刚主任介绍:抗MNDA受体脑炎临床恢复慢,常需数月。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或仅遗留轻微残障,一部分患者可复发。
刘主任提醒,在儿科的诊治当中,引起反复抽搐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该疾病在发作过程中脑电图的异常是具有明显特异性的,所以建议家庭当中有抽搐发作史的小孩尽量完善脑电图检查以进一步了解情况。
本文来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涨知识保健康,如果你觉得收获还不错,给健康君大大力赞一下呗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