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韩××,男孩,两岁余,××公社人。去年秋,独自在池塘边玩水,不慎跌落水中,已遭没顶,后为路人发觉,拯救上岸时,气息已绝,即急送当地×××门诊部用人工呼吸抢救,历数十分钟始气回复苏,但从此失语不能言,四肢和腰项均软瘫无力,不能坐,不能站,指不能握物,神志痴呆,西医诊断为缺氧脑炎,治疗十余天,症状仍无改善,乃转我院针灸科治疗,诊其症状一如上述,脉象细软,舌质淡白无苔
病因:病缘久溺,湿邪沵漫,内袭脏腑、脑髓,外渗四肢百骸,经络萎软,气血衰弱,致喑哑痿,缠绵难愈,按其病机,治宜温脾燥湿,开窍化浊,补益气血,强壮筋骨,用白术、茯苓、桂枝、炙草、北芪、当归、党参、外菖蒲、郁金、桑寄生、狗脊、续断、杜仲、五加皮、玉苁蓉、首乌、补骨脂等出入化裁,连服五十余剂,并结合针刺疗法以畅通经络,运行气血,濡利关节,取穴:
(1)组:四神聪、哑门、命门、肾俞(双)、环跳(双)、阳陵泉(双)、委中(双)、绝骨(双)、曲池(双)、养老(双)、合谷(双)。
(2)组:百会、上星、廉泉、手三里(双)、外关(双)、中渚(双)、髀关(双)、梁丘(或犊鼻,双)、足三里(双)、解溪(或涌泉,双)。
并于重要穴位(如哑门、廉泉、环跳、阳陵泉、曲池、养老、四神聪、百会、上星、命门、手三里、中渚、梁丘、足三里),接以电疗机,电流输出强度,以位部的肌肉紧实为宜,留针20~25分钟,每天针刺一次(逢星期六停针休息一天)。间或配合维生素B1、B12于足三里(双)、曲池(双)进行穴位注射,共治疗两月余,一切症状消失,四肢功能正常,能走能说,神志清明,完全告愈。
注:邓敬参(—),又名炜坤,学名慎思,莞城人。小学毕业后辍学。自小瘦弱,患瘰疠病,母听一斋姑言,令其信佛,取名“佛婢”。年,到肇庆鼎湖庆云寺削发为僧,当方丈侍者。寺中有最坚、闻壮、广缘三个和尚,分别对中医内、外、眼、喉科各有特长,邓专心向他们学医。抗日战争爆发,游客绝迹,香火冷落。邓敬参为求生计而下山辗转于四会、阳江几所寺院,制作膏丹丸散、替人治病。建国后,邓定居阳江。年,因母年老,返回莞城,在西门口设医所开诊。年2月,广州中医学院开办首期针灸班,他被派去学习。一年结业回莞,在莞城卫生院针灸科替人治病。年,又被选送到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深造。60年代以来,他用针刺艾灸医术,屡起沉疴痼疾。对医治乙脑后遗症,选穴及针灸手法皆有独到之处。他写的论文在《新中医》发表后,河南许昌地区推广其法,疗效高达90%以上,当地医生曾派代表专程来莞向他取经。邓敬参熟习张仲景医书,仿效“十枣陷胸”诸法,参以己见,取多味猛峻药制成“滚痰豁窍汤”,对治癫痫症常有疗效,足见其处方饶有胆识。年以来,莞城开办中医学徒班,他分担教学任务,编书备课、临床示范均一丝不苟。年,他下乡防治水肿病,与农民共甘苦,深受群众欢迎。70年代后,敬参医名益盛,省内外及港澳同胞前来求医者甚多。他诊病认真,有时连续针治70余人,毫无倦意。远道求医者,遇到下班时间,也热情接诊。年5月,晋升为中医针灸主治医师,同年被选为东莞县第四届政协委员。年12月6日,因积劳成疾,以致不起,溘然去世。
本文选摘自《临床资料汇编》。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lbdf/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