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博物题记
年2月18日下午,“纪念张仲景诞辰周年暨首届仲景文化节”在金方书院会议厅成功举办,并同步多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本次活动,由金方书院、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北京东璧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北京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多家单位协办,「本草博物」、医院承办,旨在深入挖掘张仲景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展。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金方书院院长、刘渡舟学术传承人、著名张仲景医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巡讲专家、北京市优秀名中医傅延龄教授所发表的主题为《医家的水火谷粟》的主题演讲。
伟大光辉的著作
医药家的水火谷粟
纪念张仲景诞辰周年
暨首届仲景文化节
傅延龄
金方书院院长
刘渡舟学术传承人
著名张仲景医学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务院特贴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巡讲专家
北京市优秀名中医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后来在现代医学摧枯拉朽的强力下,要么烟消云散,不见踪影;要么摇摇欲坠,奄奄一息;要么惨淡存续,吉光片羽。如今唯有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医药学完整地传承下来,屹立不倒,并且仍在不断发展、扩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中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奇迹里面,也有一个奇迹,这就是张仲景医学。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在它问世后的一千八百年中,一直为人们普遍应用,而且应用越来越多,“困苏废起,莫不应效若神!”更为神奇的是,张仲景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超级的能量,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在张仲景医学的大树上,结出丰硕的学术和人才成果。张仲景医学就像一棵巨大的榕树,数千条支柱,树冠遮天蔽日,独木成林!
张仲景著作对中国医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元·王好古说:“《金匮玉函要略》、《伤寒论》,皆张仲景祖神农、法伊尹、体箕子而作也。”“唐宋以来,得医之名者,如王叔和、葛洪、孙思邈、范汪、胡洽、朱奉议、王朝奉、钱仲阳、成无己、陈无择辈,其议论方定,增减变易,千状万态,无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金域百有余载,有洁古老人张元素遇至人传祖方不传之妙法;嗣是其子云岐子张璧、东垣先生李杲明之,皆祖长沙张仲景《汤液》,惜乎世莫能有知者。”王好古只说到了金元时期。金元以后与金元以前一样,一代一代的中医人同样都受益于张仲景著作。如大家熟知的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他们都受到张仲景著作的巨大影响。张仲景医学像黄河长江一样,奔腾千里,灌溉九州,滋养着广袤的中华大地。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中医都是岐黄子孙;而自张仲景著作问世以来,历代医家的学术机体里流淌的都是张仲景著作的血液。
所以元代学者邓珍说,张仲景著作“以淑后学。遵而用之,困苏废起,莫不应效若神。迹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是其书可有,而不可无者。”水火谷粟是什么?是生命的必需品,是生命诞生和延续的必需条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依赖水火谷粟。张仲景医学是我们中医人学术生命、职业生命的必需条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医。离开张仲景著作,离开张仲景医学,中医人的学术生命和职业生命将衰弱,甚至于溟灭。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他的著作《局方发挥》中说:“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曰:《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曰: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病亦变化无穷。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谓无穷之应用。借令略有加减修合,终难逾越矩度。”其实张仲景本来就讲过这一道理:“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清代名医曹仁伯的一段话对张仲景和朱丹溪讲的这个道理形成很好的支撑,他以张仲景的理中汤为例:“理中是足太阴极妙之方,……设脾家当用理中,而胃家有火,则古人早定连理一方矣。设气机塞滞,古人早定治中一方矣。设脾家当用理中,而其人真阴亏者,景岳早有理阴煎矣。其肾中真阳衰者,加附子固然矣;其衰之甚者,古人又有启峻汤一方矣。此外,加木瓜则名和中,必兼肝气;加枳实、茯苓,治胃虚挟实。古人成方,苟能方方如此用法,何患不成名医哉。”(见《增评柳选四家医案》)
六版普通高校教材《方剂学》收录药方首,其中张仲景方86首,占24.2%,约四分之一。我主编的《张仲景医学全集》之《张仲景方方族》收录由张仲景方衍生形成的药方约首,而这还只是张仲景方族的一部分。
难怪金·成无己说过这样的话:“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评。唯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乃大圣之所作也。”(见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难怪元·王好古也说:“余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见王好古《此事难知》)
所以,不要以为你不是经方派,不要以为你是时方派,不要以为你是温病学派,不要以为你是寒凉派、补土派,不要以为你是这个学派那个学派,你属于这个学科那个学科,其实你并没有脱离张仲景医学,更没有远离张仲景医学。
年末发生的新冠疫情给人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和损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推荐治疗方“清肺排毒汤”即由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等优化组合而成,该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率达到90%。
大家应该知道当代名中医蒲辅周先生用白虎汤治疗石家庄乙型脑炎的故事。
这里我还想提一提明代赵开美记录的那个用张仲景方治疗疫病的故事。“岁乙未(公元年)吾邑疫疠大作,予家臧获率六七就枕席。吾吴和缓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藉其力而起死亡殆遍。予家得大造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术而若斯之神,因询之。君曰:予岂探龙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
之所以说《伤寒杂病论》是伟大光辉的著作,医药家的水火谷粟,不仅是因为其中的医学,还因为其中蕴含着伟大的张仲景精神。
在我书桌的正前方,我供奉着一尊医圣张仲景的半身塑像,悬挂着一幅由著名画家蒋兆和所作的张仲景画像。在我个人的心目中,在金方书院全体师生的心目中,张仲景是我们永远崇拜的圣人!
让我们牢牢记住:张仲景著作是医家的水火谷粟。《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若谷不入多日,若绝于水火谷粟,结果会怎么样?气竭而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