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作者:医院检验科翟凯齐
案例一
患儿,男,2月12天,“以咳嗽2周余,闷喘5天,发热1天,间断抽搐5小时”入院。至当地诊所就诊,给与中药等药物应用,具体不详,效差。1天前患儿出现发热,最高39.6℃。急诊以抽搐待查收治入院。
辅助检查:WBC20.45×10^9/L,N85.4%,L11.9%CRP:48mg//L
脑脊液常规检查示:
拿到标本的同时,当看到微混的脑脊液,结合白细胞数的明显增高,第一直觉告诉我,首先要排除细菌性脑炎的可能,结合患儿的感染性指标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第一时间加做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见下图:
图中不难看出,炎性细胞内外充满了大量的细菌(似球菌),结合CSF革兰染色患儿细菌性脑炎诊断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
思考脑脊液常规、理化检查目前仍是小儿脑炎诊断、治疗、预后的重要实验室检查,临床医师对该项目非常重视,经常通过电话第一时间加以明确,但仅仅靠以上两种传统检查不足以对细菌性脑炎、神经系统出血性疾病快速做出判断,形态学检查正好弥补了以上两种检测的不足,医院对小儿脑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给临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案例二患儿,女,6月6天,“以间断发热,呕吐一周,精神差4天,前囟饱满,颈无抵抗”入院。
辅助检查:WBC8.27×10^9/L,N40.3%,L55.3%CRP:5mg//L
脑脊液常规、理化检查示:
结合前囟饱满、脑脊液颜色、蛋白轻度升高,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首先是要考虑的疾病,但结合细胞数的表现不够充分,进一步结合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见下图:
镜下见一类分类不明细胞,占18%,胞体大、圆形、类圆形,核仁1-3个,有内外浆,建议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综合考虑!
在仔细阅完全片后,第一时间跟临床沟通,又特意去了趟影像科得到了重要信息:患儿右侧脑室占位性病变(最终病理结果示神经脉络丛细胞癌)!结合以上信息,给了临床最终图文综合报告(分类不明细胞)的结论,就以上证据来看已经是检验科能做出的最终结论,让临床医师中枢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断更有了底气!
思考非典型的常规及理化表现,对病人病史的不了解,给实验室诊断带来了诸多困惑,倘若制片前充分了解患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那定会有的放矢,重点筛查肿瘤细胞可能,溯源案例,在最初的常规检验中,CSF特殊的颜色变化应引起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该案例也提醒广大实验室人员,在出具具有诊断价值报告时,应充分了解病人病史,尽可能多的沟通,问询病人的一切相关检查,因为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份恶性诊断倾向报告的出具,对于一个幼儿的家庭意味着什么。
项目简史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距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前只能对样本进行简单计数及分类。在Sayk和Watson等相继发明了“玻片细胞沉淀法”和“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后,才促进该项检测有了质的飞越,从此诞生了一门新型学科——脑脊液细胞学。我国的脑脊液细胞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侯熙德教授和粟秀初教授先后建立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室,并研制成功了侯氏自然沉淀器和粟氏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在此基础上,促进国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进入新领域[1-2],年,经中华医学会批准,在原全国脑脊液细胞学联络协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脊液细胞学学组,年学组又更名为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3]。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形态学、功能学、蛋白组学等多学科综合诊断路径。
头脑风暴结合目前我院所做余例小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仍以病毒性感染为主,细菌性脑炎次之,近期检出
4例细菌性脑炎(表皮1例、肺炎链球菌3例)的病原菌均为CSF中常见致病菌,值得注意的是初次CSF白细胞数的高低在甄别细菌性脑炎及病毒性脑炎时未必可靠,腮腺炎患儿也常可以见到细胞数明显增高的案例,上万细胞数的样本未见得一定能检出病原菌,此外,日常工作中遇到特殊颜色样本时,应尤其注意尽可能多收集(鉴于儿童标本的珍贵性)细胞,避免误诊误判,诊断鉴别诊断永远是实验诊断最难翻越的大山,希望检验人员都能练就一双慧眼,斩“妖”除魔,让更多的患儿受益!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粟秀初,孔繁元.神经系统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l:62-88.
[2]何俊瑛,孔繁元,邵力.临床脑脊液细胞学诊断.石家庄:科学技术出版社,7:97-.
[3]赵钢.脑脊液细胞学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华神经科杂志,,44:73-76.
编辑:Nicole审校:赵三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