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足口病,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来,罕见危重病例的出现搞得人心惶惶。要度过这一段流行期,你得先对手足口病有充分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

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谁?

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是病毒中的一个小分支(肠道病毒属),其中包括有4个病毒种,那是不是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发手足口病?不是的,并非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手足口病,就目前而言,已知的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共20多种(型),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那么对于一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而言,我们应该要了解三个方面: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手足口病患儿及无症状带病毒(隐性感染)者。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可能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

那么易感人群有哪些?手足口病在10岁以下儿童多发,在中国,5岁以下儿童多发,但是也有成年人发生感染。不过通常来讲成人感染肠道病毒,病情比孩子轻,但也有医学同行报道有28岁的成人手足口病表现为危重症。有些人可以不发热不出疹,而仅仅表现为呕吐、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些人为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他的唾液飞沫,大便等含有病毒,也具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严重吗?

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能够自愈,这是轻症手足口病。只有小部分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潜在的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这就是重症手足口病。对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病程初期往往临床症状表现轻微,但后期病情迅速恶化。因此早期识别重症和及时干预处理非常关键。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轻症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疾病初期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少数病例不伴发热。

重症手足口病的症状要比轻症严重得多,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如何诊断轻症手足口病?

儿科医生通过典型症状或体征基本可以确诊,一般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也有部分患儿不发热);食欲不振;舌头牙床口腔出现红色水泡;手掌脚底屁股出现红疹等。辅助检查方面,验血等实验室检查我个人认为意义不大。

怎么治疗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的治疗要分为两类进行叙述。

对于确诊的轻症手足口病而言,唯一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什么利巴韦林、抗生素、中成药之类的统统不需要,还有一种叫什么病毒抗体喷剂的那就是骗钱的。具体的如下:

发热: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不佳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进行退热,同时注意积极补液。这里不花大篇幅叙述,更多请在微博里搜索“发热”二字。

皮疹:衣被清洁,衣着松软;指甲剪短、防抓破皮;若臀部有皮疹,保持臀部干洁;疱疹发生破裂感染,可局部使用抗菌素软膏(使用前请就诊咨询医生)。

口腔:食物清淡、细软、易消化;避免酸、咸、烫、辣;吃完食物可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疼痛可以用温盐水漱口,也可以使用口腔局部麻醉剂缓解疼痛。

此外,良好的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非常重要。

对于重症手足口病而言,唯一的治疗就是采取高级生命支持治疗(PALS),也属于对症治疗,处理并发症,例如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呼吸机等,但是这些都是专业问题,家长不需要掌握。

想必你会说重症好可怕,前面提到早期识别重症和及时干预处理非常关键,那么

如何识别可能是重症的手足口病?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表现与平日不同、高热不退(体温持续≥39℃,降温效果不佳)、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站立不稳、呼吸心率明显加快、身体出汗部位不对称、尿量减少(6小时以上无尿)、3岁以下拒食、2-3天后症状无好转、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等,出现以上情况,提示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请立即就医。

既然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那

如何预防呢?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三大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地说就是避免接触患病儿(隔离传染源),勤洗手、多通风(切断传播途径),均衡合理的饮食、保证优质睡眠、适当的锻炼,提高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

接下来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Q:已经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会不会再次感染呢?得过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会不会感染手足口病呢?

A: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得过也只是对感染的那种病毒有免疫力,不能保护机体不受其他病毒侵害,所以感染过的人还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可由A组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对于同一病毒而言,可存在免疫。

Q: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A:很遗憾,目前市面上暂时没有,但是相关研发正在进行,我国研发的针对EV71的疫苗的3期试验,希望可以早日上市。但是需要提到一点,即便该疫苗上市也无法保证孩子%不得手足口病,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这种疫苗仅仅针对的是EV71病毒。

Q:是不是重症都是EV71病毒引起的呢?

A:危重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并不代表EV71感染都是重症,也不代表重症都是EV71感染。

Q: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是因为某些患儿抵抗力差?还是因为这种肠道病毒也细分弱的和强的?还是说发展成重症纯属不幸?

A:目前,我们无法知道哪些极少数患者会成为危重病例,临床医生只能通过一些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的指标进行判断。

Q:在未发展为重症的阶段,家长要注意什么?医院有什么要求?

A:未发展为重症的阶段,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出现危重症提示症状,及时就医。根据卫生部规定,每个城市均有专门诊治“手足口病”的医院和专门的儿科门诊,如需就诊,请尽可能医院。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不下十几种,目前还没有一种疫苗可以涵盖所有将其全部预防。所以自我保护依然是最可靠的防护。

一、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

二、教会宝宝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习惯,这点特别重要;

三、炎热夏季,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蔬菜,规律作息,避免宝宝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四、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五、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粪便进行消毒处理;

六、轻症患儿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上列适用于所有肠道病毒类感染,包括手足口病的表兄——疱疹性咽峡炎。

都是生活小常识,养成习惯成自然。

春苗幼儿园集赞减免学费啦!具体参与方式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jjs/10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