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州气象消息
下周,受强冷空气影响
预计最低气温零下4℃~零下5℃
气温大幅下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以下几类传染病,我们更应当注意防范。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潜伏期1—3日。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约1周。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很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均具有传染性。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典型表现是发热,24小时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先躯干,后头面、四肢,瘙痒感重,一般14天可治愈。
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通过飞沫感染健康人群,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痛,可引起脑膜脑炎、胰腺炎等。
4.猩红热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患病后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冬季传染病呢?1.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晨检工作,如果孩子身体不适,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家庭做好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清新,有条件地定期进行消毒。
3.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应洗手或擦净。
4.日用品经常进行日照消毒。
5.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6.医院康复证明方能返校。
7.引导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8.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另外,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的病例,部分地区上升为中高风险区,这警示我们仍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平常生活中,教导孩子坚持科学防护,严格遵守相关防疫规定,让新冠病毒“无机可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