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妈妈有一次谈到孩子“怕什么”,居然发现家家好像都有一个胆小鬼。
有个妈妈说:“我儿子可皮实了,在外面头上撞个大包,摔破膝盖什么的一滴眼泪都不掉,医院采个指尖血,简直是要了他的命,脚丫子就像被钉在地上,死活拖不到窗口,强行抱到跟前,胳膊和手也是死活不伸出来,后面还排着好多人,我这急的呀,好言相劝加武力胁迫才能采个血。你说他怎么就这么怕扎针呢?”
另一个妈妈频频点头:“我的儿子也是怕极了打针,每次都要嚎啕大哭,他爸爸笑他:有那么疼吗?哪里像个男子汉啊?我倒是觉得这个和男子汉不男子汉根本没关系,孩子的恐惧是真实的,简单的不疼、不怕、要勇敢起不了多大作用。可是到底怎样去安慰孩子,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呢?”
还有一个妈妈说:“我家孩子倒不怕打针,就是怕黑,不敢一个人在自己房间,不敢自己一个人睡觉,问他为什么害怕,说是有妖怪。可是平时还特别喜欢妖魔鬼怪的故事和动画片。我知道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可是他怎么不能想象一下自己是可以打败一切妖怪的厉害角色呢?”
听着妈妈们的分享,我看到妈妈们的心疼、担心还有困惑,也看到了她们的思考。孩子的恐惧是怎么来的?如何让孩子克服恐惧,如何让孩子更加勇敢呢?
恐惧从哪里来?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恐惧可以说是一种“上古情绪”,恐惧的产生乃是为了生存。试想,当我们的祖先路遇一只猛兽,不是因为极度恐惧而夺命而逃,而是勇敢无畏的冲上去搏斗,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了。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小块脑灰质叫做杏仁核,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恐惧情绪,让我们对随时遇到的危险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在危险突然降临的时候,杏仁核会突然接管整个大脑,进而控制我们的身体,让我们不假思索的采取行动,有好多妈妈都有突然之间抓住即将落水的孩子,或者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把孩子从危险中拉了出来这种类似的经历。孩子也是如此,在他不小心伸手靠近喷出蒸汽的水壶时,还没有意识到蒸汽是烫人的,他就把手缩回来了,这就是恐惧的作用。
所以恐惧可以帮助我们躲避危险,但是恐惧也可以让我们僵在原地,无法及时反应。比如上面讲的孩子医院不肯配合治疗,因为怕黑不肯一个人睡觉,这里的恐惧就不仅仅是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还与认知和经历有关。
有句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牛犊刚刚降生,对于猛虎还没有任何的认知,不知道猛虎的危险和嗜血,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我们孩子身上的各种恐惧,很多都是后天习得,比如:他是从哪里习得黑暗里有妖怪,而妖怪又是可怕的呢?
知乎上有个人分享了自己奇怪的恐惧症:明明是个能抓鼠捉蛇、胆子超大的主儿,却唯独害怕会飞的东西,哪怕是一团飞过的纸球,而且几乎是源于本能的恐惧。后来经过慢慢梳理,知道了原来这种恐惧感源于童年。他的妈妈曾经一遍又一遍的和他说过:不要被蚊子咬到,否则会得大脑炎,得了大脑炎就会变成傻子。这可把他给吓到了,于是非常害怕蚊子,后来就变成害怕所有看不清的飞行物。所以,当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没那么多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会渗入很深,不断强化甚至成为本能。
当孩子告诉我们他们害怕时,我们不应该理所当然或者不屑一顾的反应:有什么可怕的呢?不要怕,不用怕,一点也不疼,没有什么妖怪,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等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同理孩子这种真实的情绪,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然后再想办法战胜恐惧。
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历恐惧
特别需要和家长说明的是,害怕不代表胆小,胆小更不能和不勇敢划上等号。因为真正的勇敢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知道自己害怕的情况下依然敢于再次尝试,再次面对。
关于恐惧症的治疗,心理学上有种方法叫做系统脱敏。就是设定你对恐惧对象的等级,并按照从低到高的强度逐渐给你刺激。首先是进行放松训练,然后分级进行脱敏。我认为其核心就是循序渐进的经历恐惧,既不逃避,也不是一下子就必须面对。
如果孩子怕狗,很可能源于幼时被一只狗追过或者狂吠过,也许是你曾经反复叮嘱让孩子远离小狗,因为你告诉他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也许没有这些原因,但是要克服对狗的恐惧,我们可以把狗狗放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距离范围内,让孩子看着我们和狗狗玩耍,慢慢的再将这个距离缩短,我们不强迫孩子马上亲近狗狗,也不取笑他的害怕,我们坚定的陪伴他,让他一点一点的靠近狗狗,一点一点的体验可以选择不害怕。恐惧是一种选择,却不是必然选择。父母的价值就在于陪伴和支持孩子做出充满勇气的选择。
恐惧是真实的情绪,既有先天的遗传,更有后天的习得;恐惧既来自于对自己保护性的退避,也有来自于对获取帮助和同情的需求,所以,当孩子对我们说害怕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认知和信念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应该认可、理解孩子的恐惧,并陪伴他去经历,去选择,就如同不曾真正拥有,不会懂得付出;不曾体会过害怕,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中被评为精选留言的用户,
都有红包拿哦!
写评论,拿红包!
▲被评为精选留言的用户,请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bdfnzym/1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