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手足口病近期高发,严重可致死
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等逐步进入高发期,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各位家长应高度警惕。此外,蚊虫将随着气温升高进入活跃期。
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烧可持续4~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疱疹。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甚至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受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疱疹液亦会传播病毒,还可通过患者的唾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多种途径传染。该病在患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一般在患儿之间相互传染。患过手足口病的患者可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有: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份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单位有发生暴发的风险。该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家长及学校应该怎么办?首先应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换气,衣物应勤置阳光下暴晒。
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扫后应立即洗手。
本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以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流行期间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一定转告更多的孩子家长!注意孩子身体变化!
请给小编点个zan吧~
长按下面的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鏈夋晥鐧界櫆椋庤兘娌诲ソ浜嗗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z/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