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只有8毛钱治好高烧的医生才

陕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54959.html

今天的《人民日报》官微头条推出《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烧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一文。

这本是一篇十足的正面报道,追忆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者——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医院名誉院长胡皓夫,他的逝去是我国儿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这样一位把一生奉献给儿童健康事业的医者,让世人敬仰,无论是他的学术造诣还是他的医德医风都是我们全国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在当下儿科病人爆棚、儿科医生紧缺、儿科负荷特别重的当下,本应是一股暖流、一种奋进的力量。

然而未料,此文一出,在医生朋友圈就炸锅了。

在《人民日报》刊发后3小时,《丁香园》刊发了《作为医生,我反对“不打针爷爷”这样的宣传》一文数小时过了十万,点赞数也过余。《丁香园》的受众人群以医护群体为主,在医护群体的朋友圈中有刷屏趋势,得到了医护群体的强烈共鸣。

为何,如此正能量的报道却受到大家的普通反对,有些媒体难道不应该深思及改进吗!

雨林认为——

表达敬意更要尊重科学

标题《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烧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本身就是在向公众传递一个糟糕透顶、非常不负责任的逻辑:只有8毛钱治好高烧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只有“不打针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

如果按此逻辑来看待天下医生,估计能达到此标准的良医估计只有个位数,或者就压根没有,那天下的病人都是谁救的呢?

再说,有高烧这一症状的疾病可能不下几十种,轻者或许是感冒发热,重者可能是脑炎等疾病,也可能是感冒后诱发的心肌炎、败血症、猩红热等其他严重疾病,生命都有可能垂危。那这样的高烧能用8毛钱解决问题吗?

显然不能!那这样违背医学常识的标题对公众不是误导,是啥呢?

请勿抬高公众的不合理期望值

今天的这篇以“8毛钱”为噱头的标题文章,让我不禁想起了若干年前、臭名昭著的深圳“八毛门”事件,当时报道的标题为《医院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8毛钱治愈》,这篇报道不仅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球,还引来天下人对医生群体的唾骂。

然而,在二个月之后,真相浮出了水面,患儿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并实施了手术,当时的“8毛钱”只是缓解了肠梗阻的症状而已,“缓解”与“治愈”可谓是天壤之别。这篇不实报道可以说遗毒不浅,首发媒体深圳新闻网进行了诚挚的道歉(文末附有全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观众都已离场,真相只抵达到了极少数人,误解和伤害根本无法弥补。

虽然今天此文不是那种恶劣的不实报道,但是文章的内容导向无疑是不够科学的,标题的表达和文中的部分表达是在抬高公众的不合理期望值。

医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从来没有什么神医。这样的报道将胡教授推上了道德的神坛,让千万普通医者又情何以堪。道德绑架,制造矛盾,不要把医生神话,神话的后果是普通人的悲剧。

《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公布的医疗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中,患方对疗效不满意从年的20.65%上升到年的60.24%。应该说近年来,医疗水平有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公众对疗效不满意的数量却大幅上升,这与传播空间中不断带给公众不合理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雨林曾经做过一个近千人参与的《不合理的期望值与医患关系紧张的密切程度》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为不合理期望常常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占73%,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医患紧张占19%,医患关系紧张与期望值无关的仅占7%。

反对标题党,希望你们能发挥榜样作用

我们已经到了彼此瞭望的时代。

这样一个不科学,有着严重误导的标题出现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网等客户端的时候,显然与你们的权威媒体属性是不般配的。

我们无意去谴责或怒斥,只希望我们的媒体朋友表达敬意时必须尊重科学,因为媒体承载带领大家去认知世界的使命。

也更期盼着你们发挥榜样的力量,让网络空间传递的信息准确理性且有利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此文没有惊扰

我们特别敬爱、敬仰的胡老,

“和谐的医患关系”

“尊重生命尊重科学”、

“体现医者的价值”

一定是您一生的夙愿。

我也相信更多的医者

会去学习胡老的为医精神和科学精神。

胡老,安息吧!

另附7年前深圳新闻网就“八毛门”事件的公开信,再读,仍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地警醒——深网公开信:八毛门,我们的错和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tqc.com/zz/11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